【最新2025年】你的 AI 助手是創作夥伴還是智財風險?職場 AI 使用的完整防護攻略

在 AI 被大量應用的現今職場環境中,從行銷部門到研發團隊,從基層員工到高階主管,AI 工具已深入組織各個層面,大大增加生產力。然而,伴隨 AI 普及化而來的是日益複雜的智慧財產權議題。在相關議題還在全世界持續發展的2025年,宇鯨整理了「AI 在工作場所應用所涉及的智慧財產權問題」的最新狀況,並提供企業與個人應對這些挑戰的實用策略。 了解智慧財產權的範疇與 AI 的交集 智慧財產權主要是對人類智力創作成果的法律保護,主要保護無形的精神財產,包含四大面向:著作權、專利權、商標權和營業秘密。在 AI...

2025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 – 你掌握 AI 了嗎?來看看其他企業實踐 AI 轉型的關鍵要素!

在2022年底生成式 AI 技術掀起全球熱潮後,台灣企業紛紛將目光投向 AI 轉型,期待藉此提升競爭力。然而,根據2025年初「台灣產業 AI 化大調查」的結果顯示,高達七成的台灣企業仍無法有效跨越 AI 化門檻。本文將結合宇鯨的實務經驗,分享企業 AI 轉型面臨的關鍵挑戰,以及實用的解決方案。 AI 轉型的常見誤區:數據品質認知差距 許多企業在實際導入 AI 前,往往對自身 AI...

工作流程自動化(RPA/DPA),是 AI 轉型最簡單、快速,成功的起手式!

根據《2024百工百業AI落地行動指南》白皮書,阻礙台灣企業導入 AI 主要原因?起手式選錯了。自動化,是最不容易踩雷的轉型第一步。 AI 轉型的基本功:自動化 大多數企業的 AI 轉型初期,關鍵在於選擇適合的題目。在最初的 3 個月,團隊主要專注於一項基礎工作—把數據串接起來。 這通常透過 DPA(數位流程自動化)或 RPA(機器人流程自動化)等工具來實現「數據自動化」,減少人工輸入的依賴,重新設計 input → process → output 流程,確保數據能以適當方式被收集與應用。 數據自動化...

企業資訊人員配置策略:內部聘用還是外包顧問?

在數位轉型的時代,企業常面臨一個關鍵決策:是培養內部資訊團隊,還是仰賴外部顧問與外包服務?尤其當企業已有ERP專員,但需要開發進銷存系統或自動化流程時,這個選擇更顯重要。本文將分析兩種方式的優缺點,協助你找出最適合企業需求的資訊人員配置策略。 企業資訊人才配置的現實挑戰 現今企業的資訊架構越來越複雜,從核心ERP到各種自動化應用,每個環節都需要專業支援。然而,大多數中小企業的資源有限,無法同時配置多名專業資訊人員。在這種情況下,企業需要在內部聘用與外包服務間取得平衡。...

AI 轉型合作夥伴評估全攻略:5大關鍵指標助企業避開投資陷阱

從企業真實需求出發:AI轉型的第一步 在數位化浪潮下,許多企業急於導入 AI 技術,希望跟上科技發展潮流,卻常常忽略了最根本的問題:為什麼要進行 AI 轉型?背後真正想解決的問題是什麼?當企業帶著「我想做到XXX,請問 AI 能做嗎?」的需求來諮詢時,這其實是一個很好的對話起點,但僅僅是起點而已。 企業選擇 AI 技術服務商時,應該著重於對方是否能從需求本質出發,而非單純提供標準化解決方案。許多技術服務提供商可能急於展示他們的技術實力,卻沒有真正了解企業的痛點。因為真正重要的不是為了 AI...

2025資策會研究報告:臺灣製造業28%已實踐 AI;最期望改善績效、降低成本;主流 AI 應用聚焦品檢、生產;AI 普及挑戰在數據、成本效益

資策會報告解讀:為什麼現在是台灣製造業 AI 轉型的黃金時機 資策會 MIC 最新調查揭示台灣製造業 AI 化進程:28%企業已實踐 AI、46%正在規劃中。這份重要報告不僅反映產業現況,更點出 AI 轉型對企業營運的實質效益與迫切性。 台灣製造業 AI 應用現況:已成趨勢,中小企業急起直追 資策會調查顯示,台灣製造業中已有28%實踐 AI,另有46%正在規劃導入。雖然大型企業仍領先於導入進程,但中小企業也已積極投入,2024-2026年 AI 預算複合年增長率高達26%,反映出對 AI 轉型的強烈需求。 最值得注意的是,業者導入...